铜业知识:纯铜退火工艺
2014-11-05
    纯铜退火是指纯铜热处理工艺,指的是将纯铜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,保持足够时间,然后以适宜速度冷却。目的是降低硬度,改善切削加工性;消除残余应力,稳定尺寸,减少 变形与裂纹倾向;细化晶粒,调整组织,消除组织缺陷。准确的说,退火是一种对材料的热处理工艺,包括金属材料、非金属材料。

  普通纯铜是铜的质量分数不低于99.7%,杂质量极少的含氧铜,外观呈紫红色,故又称为紫铜。

  中国紫铜加工材按成分可分为:普通紫铜(T1、T2、T3)、无氧铜(无氧铜、银无氧铜、锆无氧铜和弥散无氧铜)、磷脱氧铜、添加少量合金元素的特种铜(砷铜、碲铜、银铜、硫铜和锆铜)四类。紫铜的电导率和热导率仅次于银,广泛用于制作导电、导热器材。紫铜在大气、海水和某些非氧化性酸(盐酸、稀硫酸)、碱、盐溶液及 多种有机酸(醋酸、柠檬酸)中,有良好的耐蚀性,用于化学工业。另外,紫铜有良好的焊接性,可经冷、热塑性加工制成各种半成品和成品。20世纪70年代, 紫铜的产量超过了其他各类铜合金的总产量。

  纯铜退火目的:

  (1)降低硬度,改善切削加工性.

  (2)消除残余应力,稳定尺寸,减少变形与裂纹倾向;

  (3)细化晶粒,调整组织,消除组织缺陷。

  (4)均匀材料组织和成分,改善材料性能或为以后热处理做组织准备。

  在生产中,退火工艺应用很广泛。根据工件要求退火的目的不同,退火的工艺规范有多种,常用的有完全退火、球化退火、和去应力退火等。

  常用的退火工艺有:

  ①完全退火。用以细化中、低碳钢经铸造、锻压和焊接后出现的力学性能不佳的粗大过热组织。将工件加热到铁素体全部转变为奥氏体的温度以上30~50℃,保温一段时间,然后随炉缓慢冷却,在冷却过程中奥氏体再次发生转变,即可使钢的组织变细。

  ②球化退火。用以降低工具钢和轴承钢锻压后的偏高硬度。将工件加热到钢开始形成奥氏体的温度以上20~40℃,保温后缓慢冷却,在冷却过程中珠光体中的片层状渗碳体变为球状,从而降低了硬度。

  ③等温退火。用以降低某些镍、铬含量较高的合金结构钢的高硬度,以进行切削加工。一般先以较快速度冷却到奥氏体最不稳定的温度,保温适当时间,奥氏体转变为托氏体或索氏体,硬度即可降低。

  ④再结晶退火。用以消除金属线材、薄板在冷拔、冷轧过程中的硬化现象(硬度升高、塑性下降)。加热温度一般为钢开始形成奥氏体的温度以下50~150℃,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加工硬化效应使金属软化。

  ⑤石墨化退火。用以使含有大量渗碳体的铸铁变成塑性良好的可锻铸铁。工艺操作是将铸件加热到950℃左右,保温一定时间后适当冷却,使渗碳体分解形成团絮状石墨。

  ⑥扩散退火。用以使合金铸件化学成分均匀化,提高其使用性能。方法是在不发生熔化的前提下,将铸件加热到尽可能高的温度,并长时间保温,待合金中各种元素扩散趋于均匀分布后缓冷。

  ⑦去应力退火。用以消除钢铁铸件和焊接件的内应力。对于钢铁制品加热后开始形成奥氏体的温度以下100~200℃,保温后在空气中冷却,即可消除内应力。

  纯铜退火炉型:

  1.井式真空退火炉

  结构特点:本电炉结构与国际通用标准电炉相似,外 壳由钢板和型钢连续密封焊接。炉衬采用0.6g/Cm2超轻质节能耐火砖砌成。炉衬后贴置硅酸铝纤维棉毯,使电炉升温及保温性良好。炉壳与炉衬之间的间隙 采用填充保温耐火纤维棉。炉胆采用lCrl8Ni9TiNi不锈钢板卷成圆筒,采用双面焊接,经X光无损探伤后试压。炉盖采用保温式水冷,炉胆盖与炉胆法 兰之间选用耐热橡胶作为密封圈。炉胆盖设有进氮气罐、排气管、压力表、真空抽气管、安全阀。温控上、中、下三区自动控温,可根据工艺要求,交换设定温度, 电源自动或手动,可设定保温时间并配备温度超高自动报警或关闭电源。

  2.台车式真空退火炉

  结构简介:台车式真空电阻炉,炉体左、右、底部加热,分前中后三区控温、自控柜温控仪自动显示工艺温度,炉胆口用橡胶圈密封,另有水循环装置,炉胆配料框和送料装置。主要用于钢管及其他直条金属材料的光亮热处理。

  3.罩式真空退火炉

  本设备采用耐热不锈钢钟罩与炉体之间严格密封,使 工作材料与外界空气隔绝。在加热,保温盒冷却过程中,始终处于高纯度氮、氢气体保护之中,从而使退火材料保持光亮面,无氧化。由于在炉内装有强对流风机, 炉内空气形成强对流循环,促使炉温均匀,炉内各点温差可控制在摄氏度以内,从而使退火材料获得均匀一致的物理机械性能。

  纯铜热加工和热处理规范:

普通纯铜与C11000以及C12500铜的热加工与热处理规范
合金牌号 退火温度/℃ 热加工温度/℃ 典型软化温度/℃
C11000 475-750 750-875 360
C12500 400-650 750-900 --
T1、T2、T3 380-650 800-900 --
上一篇:模具技术的发展方向
下一篇:提高模具质量的基本方法